與非門”的名字出自于電子電路,在數年的音樂歷練中,樂隊成員賦予它一個全新的詮釋:“與”就是和,代表融合、和諧;“非”就是新的,不同以往;“門”是豁然開朗。“與非門”希望能帶出一種融合的、跟以往不同的、享受音樂的新音樂態度。 作為中國最早女子主唱的電子樂隊,“與非門”成型于2000年,由蔣凡(主唱),三少(詞曲、鍵盤),阿慶(編曲、吉他手)三人組成。由于分別受到民謠、搖滾、電子等不同的音樂影響,三個人從一開始就打算做出跟華語樂壇其他藝人不一樣的音樂。 2002年,與非門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01》。01在二進制記數方式中代表第一,這是“與非門”這個數字電子概念的強化和延伸。《01》在華語樂壇開創了一種介乎歌曲和電子配樂之間的音樂風格,其先鋒性和時尚性讓很多愛樂人感到驚艷。優美的旋律人聲配合著drum & bass、techno、house、trip-hop、hip-hop等不同的電子音樂元素,像〈做愛做的事〉、〈1061〉、〈凌晨〉等作品更是影響深遠。在02年的長城電子音樂節上,美國著名導演昆丁塔侖提諾(《殺死比爾》)在現場看了與非門的演出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與非門的音樂非常具有國際化。 2003年與非門發行了第二張專輯《10樂園》,在這張專輯中與非門開始嘗試跟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音樂人進行合作。這張專輯在延續了上一張唯美電子風格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朋克、民謠、世界音樂等元素,充分體現出樂隊駕御不同音樂風格的能力。中國香港環球唱片也看中了與非門獨一無二的音樂氣質,這張唱片也得以在大陸以外的東南亞華語地區發行。2004年與非門帶著他們的音樂出使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日本等國,作為中國新音樂代表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上,用音樂征服了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人群。海外巡演不僅鍛煉和提高了樂隊的現場演出,在各地的音樂采風和學習也幫助樂隊產生了很多新的音樂理念。 樂隊第三張專輯《11》在2005年初發行。相比前兩張專輯,這張專輯的心態更加開放,電子音樂元素的運用收放自如。歌詞內容開始突破小我,整體音樂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有取自莊周夢蝶典故的江南小調〈夢蝶〉,有瀟灑大氣、蕩氣回腸的〈風起云涌〉,有結合了馬來西亞民謠的〈歌唱〉,有05年初在各大排行榜取得冠軍的人文關懷作品〈HAPPY NEW YEAR〉,還有經過德國 “寵物店男孩”制作人重新混音的歐洲Club舞曲版的“聲聲慢”……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樂迷開始接受與非門的音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音樂人表示出與與非門合作的極大興趣,這其中就有U2、Bjork制作人、國際金牌電子音樂人Howie B。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與非門帶出的新音樂理念會受到更廣泛的認同,其音樂也會更加精彩,被更多不同國家地區的歌迷接受和喜愛。 大事記 2000年 三少、阿慶重組 “與非門”,加上蔣凡,成為現在的三人組合 2001年 發行EP《做-愛做的事》 2001年10.11月 參加移動夢網在廣州四大高校舉行的“校園巡回音樂會” 2002年 參加廣東“音樂公社”紀念演出 2002年5月 參加在華師、中大、華工舉行的“中國新音樂高校巡演” 2002年6月 接受廣州電視臺《城市話題》專訪 2002年7.8月 參加“喜力”夏日音樂派對廣東地區十多場巡演 2002年9月 國內著名唱片品牌“摩登天空”推出他們兩首單曲 2002年11月 成為世界著名樂器品牌KORG電子舞曲器材的中國地區代言人 2002年12月 出版首張專輯《01》(CD)和《做-愛做的事》(盒帶) 2002年12月 作品《凌晨》將作為唯一一首中國電子舞曲由中國“Techno教父”DJ Michael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圣誕派對中播放 2003年4月 正式簽約“幾何文化”成為旗下藝人 2003年9月 出席在廣州舉行的“法國音樂節”演出 2003年12月 出版第二張專輯《10樂園》 “與非門”獲獎情況(2003下半年) 單曲《正午》 廣東電臺“音樂先鋒榜”上榜八周,最高位置No.1 廣州電臺“紅星風云榜之華語熱播榜”上榜四周,最高位置No.1 廣州電臺“21世紀新音樂原創榜”上榜八周,最高位置No.1 廣東電臺“音樂先鋒榜”第三季季選十大金曲的金曲金獎 組合獎 獲2003中國歌手“金號獎”(國家級評獎)“十佳組合獎”、“最具人氣組合獎” 2004年“與非門”樂隊唱游《樂園》,從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到日本,甚至法國,音樂版圖不斷擴張。一系列的唱片宣傳和演出游歷讓樂隊對自己的音樂能打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而深感自豪,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無限擴展的可能性。包容和嘗試是“與非門”這一年來最大的收獲。 更多>>